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专题聚焦 > 乡村振兴 > 工作动态
“乡村著名”助力“乡村扬名”
日期:2024-09-10 来源:自治区民政厅

自“乡村著名行动”启动以来,中卫市以“打造五型地名 留住美丽乡村”活动为契机,通过全方位讲好“沙坡头”等故事,广泛开展乡村红色地名、书香地名、故事地名寻访,深入挖掘、使用、保护、宣传乡村地名文化,努力探索加强乡村地名管理服务新路径,打造助力乡村振兴新模式。

突出信息采集上图,让地名信息“有名”。沙坡头区将“乡村著名行动”列入年度重点工作,争取本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加强部门沟通,制定《沙坡头区开展“乡村著名行动”助力乡村振兴实施方案》,明确各部门职责和具体工作要求,形成多部门协同、合力推进的良好局面。核实、增补国家地名信息库乡村地名数据300余条,确保地名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引导辖区居民使用“乡村著名行动”信息采集上图微信小程序,采集上传居民点、街路巷、物流服务站、采摘园等地名或兴趣点位置信息1092条,依托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和互联网地图互通,实现“采集上图”,织密乡村地名网络,方便群众出行导航。

突出智慧标牌建设,让乡村旅游“传名”。充分利用乡村旅游资源,在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落—鸣沙村、鸣钟村、沙坡头村开展乡村地名服务改革,将地名标志塑造为彰显乡村特色的鲜明标识。结合鸣钟沙田园综合体发展规划,与鸣钟沙田园综合体品牌logo巧妙融合,设置兼具观赏与智慧导览为一体的乡村地名导览图5块,解决游客“我在哪,要去哪,怎么去”问题。只需扫描导览图上的二维码,即可即刻获取该村庄的详尽信息,包括人口规模、历史沿革、特色产业介绍、食宿游指南等,有效搭建起美丽乡村与广大游客之间的便捷通道,促进游客更加深入地体验乡村旅游,助推当地旅游产业的发展。

突出赋能特色资源,让村名扬“美名”。深入挖掘地名背后的特色资源,将乡村地名服务与助力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紧密结合。将地名文化价值融入到乡村旅游、非遗制作、美村民俗等项目,打造出南北长滩、黄河宿集等一批特色地名文化旅游景点以及“中卫黄河村休闲赏花游”“中卫乡村古道秋季探秘游”“枸杞研学游”等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不断擦亮“地名品牌”,助推乡村旅游产业发展。与全国乡村旅游垂直平台“去村里APP”合作,围绕“吃住行娱购游”六大方面,采集发布乡村旅游业态地名信息85家,真正实现轻轻一点,乡村美食、美景、文化、特色农产品跃然眼前。在丰富乡村地名服务功能的同时,构建起“地名服务+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地名数字服务平台,为中卫市乃至全国提供可借鉴的智慧乡村地名服务范例。

突出培育公共品牌,让特色产品“驰名”。以发挥地理标识功能作用为牵引,将地名元素与农副产品品牌有效结合,重点培育打造“香山压砂瓜”“南长滩大枣”“沙坡头苹果”等一批“乡字号”“土字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利用“地名+品牌名片”推广模式,让本地“乡字号”“土字号”产品“驰名”。开展硒砂瓜品牌提升行动,统一定制品牌口令、品牌IP、品牌包装等宣传元素,加大地名品牌标志与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发布全新“中卫硒砂瓜”“中”字标和“至尊瓜”品牌形象,让“地名+产品”宣传模式更好助力产业发展。广泛开展“南长滩大枣、软梨子、糯玉米”原创短视频大赛,组织专业力量及群众采编生动故事,提高南长滩农副产品知名度,促进乡村地区产业振兴。

突出挖掘保护利用,让地名文化“垂名”。注重地名文化传承,深入挖掘和整理地名背后历史故事的,形成一系列具有地方特色的地名文化产品,如地名故事集、地名文化地图、地名志等。依托基层网格化治理,制定“文昌阁印记”地名彩绘长廊打造方案,再现沙坡头区历史文化变迁,让优秀地名成为群众首选打卡地。以“沙坡头区地名文化展馆”为中心,以“莫楼村乡村记忆馆”等多个村史馆为补充,通过浮雕、沙盘景观等艺术形式和一件件“老物件”、一张张“老照片”,生动、直观的展示沙坡头区优秀丰富的地名文化,有效赓续乡村文脉,使地名文化焕发新生。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
智能问答
政务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