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专题聚焦 > 全区民政工作会议
弘扬向善文化凝聚杞乡合力 推动政府救助与慈善帮扶有效衔接
日期:2024-03-14 来源:中卫市中宁县民政局

近年来,中宁县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政工作的重要论述,精准把握慈善发展方向,广结善缘、广开善路、广播善种、广结善果,推动慈善帮扶和政府救助衔接互补,广泛开展助医、助学、助老、助困、助残、赈灾慈善帮扶,形成了“党委重视、部门配合、社会参与、全民行动”的慈善模式,在杞乡大地奏响惠泽桑梓、善济民众的时代乐章。

一、健全组织,为事事能慈善提供支撑。一是高站位启动新引擎。县委、县政府历来重视慈善,2023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关心支持下,成立慈善总会,县政府主要负责人亲自动员在工业经济领域、民营企业家群体中具有影响力的县政协原主席任会长、现政协副主席任副会长,引导公信力强、有意愿有能力的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积极参与公益慈善事业,共募集善款353.8万元;县财政挤出资金又注入200万元,拨付经费20万元,支持慈善工作。推动慈善与福彩项目融合发展,在枸杞节、集体婚礼、旅游日等大型活动现场设置福彩卖场,提升福彩公益形象;围绕福彩资金购买服务项目,拓展乡镇公益慈善服务阵地,建立标准化救护站3个、救护角4个。以乡镇社工站为依托,社会工作者为支撑,联动各村、社区社会组织以及社会慈善力量,持续深化“党建引领+公益慈善服务”基层治理新模式,以“积分制”为载体,各村积分超市设立慈善公益角,形成慈善工作协同发展机制。二是多方助力孕育慈善硕果。先后成立教育慈善发展基金会、红十字会,组织全县爱心人士积极投身慈善事业,累计接收捐赠款物4300余万元。充分发挥“两代表一委员”联系广泛优势,将慈善文化传导到基层组织、各企业和爱心人士,宁夏正丰慈善基金会、浙江锦江公益基金会、中宁驻银川企业家协会和委员企业积极捐赠,开展贫困大学生资助、高考“清北”学子培优等项目,资助1680名学生,奖励优秀教师3060人次、优秀学生1010人次;抗疫期间,筹集善款物资750多万元,及时配备车载救护设备奔驰救护车6辆,提升危重患者转运能力,为抗疫胜利赢得时间。

二、营造氛围,为处处可慈善创造条件。一是拓宽宣传渠道。引导企业、干部群众广泛参与慈善,逐步形成“资源联动、孵化培育、公益创投、能力建设、宣传倡导”的发展格局,共发放“慈泽桑梓 善行天下”宣传彩页1万份,在户外电子屏、电视台、抖音、公众号集中投放慈善公益广告35场次,形成“日行一善”慈善品牌;召开慈善总会揭牌仪式,县委主要负责人发出“人人心怀慈善、人人参与慈善”的倡议,县四套班子主要负责人为30名企业家代表和爱心人士一一授牌并表示感谢,为241名爱心捐赠者发放证书。积石山地震发生后,发挥“灾难无情、我们有爱”的精神,4天时间将1800套板房第一时间运转灾区并协助安装。二是发挥网络募捐优势。挖掘潜在慈善资源,以“99公益日”、“5·8人道公益日”、“中华慈善日”为契机,红十字会“一家一个急救包”项目、AED项目累计募集善款70万元,打造有速度、有温度的社会“急救圈”;社会组织发起“爱助事实孤儿项目”、“流浪乞讨人员救助项目”网络公益宣传活动,累计链接慈善款物45万元,“互联网+慈善”唤起社会对特殊群体的关爱意识,形成新的公益生态。

三、创新形式,为人人享慈善提供保障。一是引导“慈善+企业”力量。动员广大企业、群众通过捐赠、志愿服务等方式济困扶弱,红十字会对接企业捐赠18.49万元,为30名特殊孩子、300名学生送去物资,资助困难学生24名;持续开展“慈善关爱特困职工暖流行动”,共救助困难职工7500人共850万元;县政协及教育慈善发展基金会动员爱心企业开展了“金秋助学 爱心圆梦”、“筑梦未来 衣暖童心”等项目,为学生捐赠棉衣1185套,捐资71万元。二是汇聚“慈善+健康”力量。红十字会实施的“社区为本”减灾项目、“学校为本促进心理健康”项目,提高了居民整体防灾减灾能力和学生整体心理健康水平;“小天使基金”、“天使阳光”项目,“博爱送万家”活动,发放物资18.16万元。三是探索“慈善+社工”力量。充分发挥乡镇社会工作服务站作用,引导社工在发现救助需求、链接慈善资源、促进供需对接中积极作用,社会组织对接爱心企业捐赠棉被、床品、电热毯等各3000套,让困难群众温暖过冬、暖上加暖;弘扬社工服务中心链接慈善资源,开展的“黎明的曙光”获全区典型优秀案例,各社会组织累计链接资源折合现金200万元,成为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的有力补充。

下一步,我们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在区市厅局的指导下,聚焦特殊群体、聚焦群众关切,进一步规范慈善管理、壮大慈善力量,既做大“蛋糕”,又分好“蛋糕”,结合民政系统社会救助、困境儿童、养老等服务项目,创新推出“善居工程”等品牌慈善项目,推动政府救助与慈善帮扶、爱心互助深度衔接,探索更具特色的慈善事业发展模式,全力推动中宁慈善事业健康发展。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
智能问答
政务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