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在重阳佳节来临之际,近日,自治区民政厅组织40余名离退休干部深入开展“孝亲敬老暖重阳”主题活动,通过“红色教育+文化浸润+民生体验”多元形式,强化政治引领,传递组织关怀,切实引导老干部感悟民政使命、厚植家国情怀,为推动全区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银发智慧”、注入“银发力量”。
弘扬治沙精神,赋能生态实践
活动首站走进全国防沙治沙展览馆暨王有德劳模创新工作室,在“人民楷模”王有德治沙事迹展区,泛黄的治沙工具、褪色的劳动影像、详实的生态变迁数据,生动还原了“风沙撵着人跑”到“绿进沙退”的奋斗历程,展厅内,“生命不息、治沙不止”的誓言墙前,老干部们驻足凝视,深受教育和触动。作为社会组织公益领域的典型,王有德团队数十年如一日扎根沙海的事迹,让大家深切感受到“宁肯掉肉、不让生态落后”的精神力量,纷纷表示民政部门始终重视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引导公益力量参与生态治理,这种精神既是治沙人的坚守,更是民政人做好民生服务的动力源泉。
感悟千年古韵,厚植民政文化
午后,队伍转赴灵武市博物馆。这座位于兴唐苑会盟楼旁的博物馆,以“唐韵”建筑风格呼应着灵州的盛唐历史,馆内三大展区更是串联起灵武的千年脉络。从远古的恐龙化石到精致的古代瓷器,从细腻的羊绒服饰到精妙的书画艺术,每一件展品“活”化生动,静静诉说着塞上文明脉络,让老干部沉浸其中、赞叹不已。活动中,文物专家结合“地名文化”,深刻解读灵武地名中蕴含的历史变迁、民族交融故事,这些内容与民政系统持续推进地名服务紧密呼应,老同志们在聆听讲解、触摸历史中,精准把握民政服务中“以人为本”的内涵,进一步明确了在地名文化保护、民俗传承等工作中发挥余热的方向。
情系兜底民生,提质养老服务
活动最后一站来到灵武市安享综合福利院,这里为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医疗康复、文化娱乐等一体化服务,是民政部门推动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在护理区,工作人员介绍了针对失能老人定制的“一人一策”照护方案及智能监测设备应用;在康复训练室,老人们借助助行器开展康复锻炼的场景,展现了机构服务的专业与温度。作为养老服务体系的重要一环,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公建民营等方式有力撬动社会资源,有效提升养老服务供给能力。老干部们实地观摩后对福利院条件改善、服务升级高度认可,更加坚定离岗不离心、退休不褪色,为持续推进服务可感、普惠可及的养老服务贡献智慧的决心。
此次主题活动既是一次节日慰问,更是一场精神的传承、力量的凝聚。参与活动的老干部们一致认为,活动将红色教育、文化浸润与民生体验有机融合,既触摸了治沙精神的奋斗温度,感知了地名文化的深厚底蕴,又直观感受到民政事业发展的蓬勃态势。下一步,自治区民政厅将持续深化“政治上引领、思想上关心、生活上照顾、精神上关怀”服务机制,用心用情、精准服务,持续引导离退休老干部牢记嘱托、感恩奋进,不断发挥优势作用、凝聚发展合力,以实绩实效奋力谱写全区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