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以来,宁夏回族自治区民政厅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聚焦“建设平安宁夏,构建和谐边界”目标,加强行政区划界线管理,深化平安边界创建,打出管边促稳“组合拳”,有效维护了边界地区社会稳定。
强化政治责任 健全工作机制
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领导下,自治区民政厅建立了由民政部门牵头,公安、自然资源、林草、水利、农业农村、交通等部门共同参与的联席会议机制,负责平安边界建设的组织协调工作,形成齐抓共管、综合治理的工作格局。为进一步健全省际沟通协作、联防联控机制,自治区民政厅牵头修订完善《共建平安边界睦邻友好公约》《行政区域界线管理联席会议制度》《行政区域界线突发公共事件处置应急预案》等文件,界线毗邻市、县(区)相互签订《平安边界建设协议书》,以制度机制保障平安边界建设。
自治区民政厅强化责任意识,严格落实边界纠纷隐患和界线界桩管理制度,厅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行政区域界线相关法规政策;定期与党委政法委、公安、自然资源等部门联系,商讨边界及资源权属争议问题认定和解决方法,推进边界纠纷隐患早发现、早化解;向有关部门共享边界地区稳定情况信息,并及时沟通,切实消除边界纠纷隐患。
宁夏党委政法委将平安边界建设工作纳入平安宁夏建设协调小组的年度重点工作,明确责任和奖惩工作机制,并印发《2024年度平安宁夏建设考核方案》的通知,将“边界地区矛盾纠纷防范化解情况”列入市、县两级考核内容,对5个市、22个县(区)开展年度考核评分。自治区民政厅将“管控化解边界地区矛盾纠纷”列入2024年民政工作要点,有力推动落实。在自治区历次平安边界建设工作年度考评中,民政厅始终保持优秀等次。
依法组织联检 明确各方职责
自治区民政厅成立第五轮省级行政区域界线联检工作领导小组,牵头开展省级行政区域界线联检工作,联合毗邻省(自治区)民政厅印发第五轮联合检查实施方案,召开联席会议安排部署工作,开展业务培训,提升工作能力。在第五轮联检中,联检工作领导小组发现损坏界桩时,与毗邻市、县人民政府协商,对损坏界桩基座进行更换维修,对丢失、损毁界桩进行补栽,并统一更换成新型A型界桩。
自治区民政厅印发《关于开展全区县级行政区域界线第四轮联合检查工作的通知》,组织开展县级行政区域界线联合检查,完成乡镇行政区域界线勘定,同时按计划逐年落实县级界线联检任务。目前,42条县级界线联检任务全部完成。此外,界桩所在地的乡镇人民政府、村委会还签订了界桩管理责任书,明确分段维护和管护责任,有效促进边界地区社会和谐稳定。
自治区民政厅还指导界线毗邻市、县(区)联合对边界地区特别是插花地、飞地进行实地踏勘,及时了解群众生产生活情况,全面摸清底数。同时,各级民政部门积极配合公安、自然资源等部门,对联检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界线纠纷隐患进行排查和处理,提高行政区域界线管理水平。
加大资金投入 实现智慧管理
2018年起,宁夏每年从自治区财政预算中留出50万元作为行政区划管理保障经费,逐步推进县、乡界线矢量化工作。目前,宁夏已全面完成县级行政区域界线42条、乡(镇)级行政区域界线442条的数据收集分析,形成了1∶50000和1∶10000的矢量数据,并更新到最新的地形图和影像图上,完善了自治区界线管理的档案资料,助力了成果转化。
2024年,宁夏投入矢量化项目资金394万元,完成甘宁线、陕宁线界线修测(调绘)工作,构建了自治区行政区域界线数据库和区划地名一张图,同时整合已有县乡矢量数据和区划档案资料,实现省、县、乡三级行政区域界线档案数字化管理和数据库信息查询服务。运用界线矢量数据库,自治区民政厅进一步延伸界线成果公共服务,及时更新全区行政区划图集,为各地加强区域社会治理提供了准确的法定空间支撑。
自治区民政厅还指导市、县两级民政部门与毗邻省的市、县开展“跨界”协作,共创共建,以“和谐边界建设”为主题深化边界文化融合。在具体实施中,自治区民政厅重点选取省界重点线段区域打造具有文化标识功能的界桩附属设施:在甘宁省界50号界桩处建设平安边界文化墙,在陕宁省界27号界桩处设立平安边界法治宣传碑,在陕甘宁三省(自治区)交会点设置界线地图标志和同步打造平安碑记、和谐文化亭等配套设施。这些举措既强化了法定界桩的地理标识功能,又引导边界地区群众增强了法治意识,为构建平安和谐的省际边界环境提供了文化支撑。
自治区民政厅在一些因交通不便导致界桩巡查维护工作难以有效实施的重点地段,开展数字界桩试点,利用远程智能装置和物联网技术,选择部分界桩安装芯片定位器,对界桩实时监测,实现了界桩异常状态及时研判。此外,宁夏民政厅还创新信息预警机制,利用APP管理软件和界线管理高清影像便携式工作图,做到毗邻界线信息“一屏掌控、一图汇集、一体联动”,为界线精准研判和智慧管理提供数字化支撑。
做好宣传教育 营造良好氛围
自治区民政厅先后举办全区业务培训班、界线联检联席会议,将协作部门工作人员也纳入培训对象,把学习政策法规、联检业务培训和安排部署平安边界建设结合起来,提升工作人员的法律意识和边界业务知识水平。
宁夏的市、县两级民政部门还以“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为牵引,将《行政区域界线管理条例》等法规文件汇编成普法手册,赠发给相关政府部门学习使用。与此同时,宁夏各级民政部门还利用界线联检、日常巡查等各种时机,在界桩周边村(社区)开展“流动普法”,向村干部和群众发放《行政区域界线管理条例》等宣传资料;在重点界桩点位实施“定点普法”,现场宣讲政策法规,强调法定界线的严肃性;利用“三下乡”、农村大集等开展“场景普法”,将界线管理知识编入宣传展板和图册,并设立普法宣传台,有效提高了公众对界线法定性的知晓率。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