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试点背景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快健全彭阳县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以改革创新引领新时代社会救助事业新征程高质量发展,宁夏回族自治区彭阳县民政局为织密兜牢社会救助网络,健全分类分层社会救助体系,解决多部门反复重复入户、入户数据孤立、更新不及时问题,积极探索创新,启动了低保边缘家庭认定撒网行动,以“广泛撒网、反复过滤、分层帮扶”的工作思路,聚焦低收入家庭信息采集入库工作,通过数据比对确定低收入人口名单,开展广泛的入户信息采集、建设彭阳县低收入人口数据库,为低收入家庭画像、建设社区社会救助信息可视化平台等方法,全面推进彭阳县社会救助系统集成改革,加快构建分层分类、覆盖全面、综合高效的社会救助新格局。
二、主要做法
(一)以信息为线索,全面广泛撒网。低保边缘家庭入户认定工作的起点是确定入户名单。彭阳县民政局牵头打通全县各部门独立掌握的有关低收入人口数据信息,进行入户名单扩表工作,力争掌握最全的全县低收入人口信息线索,编织最大的入户信息采集网。低收入人口信息线索涵盖民政、乡村振兴、残联、医保、教育、人社、卫健、住建等多部门。入户对象涵盖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大病户、残疾人家庭、就业困难家庭、就学困难家庭、住房困难家庭、因收入财产超标取消低保的家庭等。将各部门的低收入信息线索进行并表,多次分析过滤,获取全县低收入家庭线索信息13779户。为了能够最全面的掌握全县低收入家庭信息线索,在开展入户名单确认的同时,彭阳县民政局在全县范围内广泛开展了低保边缘家庭政策宣传工作,通过宣传主动发现低保边缘家庭线索259户,最终掌握低收入家庭入户线索名单14038户,为入户信息采集认定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强化政策学习,提升认定精度。为提高基层干部精准识别低保边缘家庭、准确宣传低保边缘家庭政策、全面开展低保边缘家庭入户信息采集工作。彭阳县开展社会救助基层队伍“赋能行动”。以全县12个乡镇为单位,先后组织由乡、村(居)干部、第一书记等参加的社会救助政策培训班。通过集中业务培训、巡回政策辅导、典型案例讲解、系统操作演练、研讨分享交流、日常业务答疑等方式为乡镇、村居社会救助经办人员赋能。赋能行动提升了社会救助系统精准性和灵敏度,确保社会救助政策在宣传、执行中不走样,在低收入家庭风险发生后主动发现体系不失灵。
(三)以村居为单元,拉网式入户排查。彭阳县以村(居)为基本低收入人口入户信息采集工作单元,开展低收入人口数据采集。发挥村组干部、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帮扶干部、网格员、下沉党员开展进村入户的预警功能,当发现有疑似低收入家庭后,及时使用微信小程序发出预警,将预警信息反馈给乡镇民政助理员、社会救助入户核查员、村级社会救助协理员,第一时间响应,入户采集家庭收入、财产和吃、穿、住、医、用等实际生活状况,登记困难群众信息,对符合低保或低保边缘家庭条件的按程序纳入,其他信息经过分析研判后及时保存,为低收入人口数据建库奠定基础。
三、工作创新
(一)利用数据,实现低收入群体全面掌握。通过与乡村振兴、残联、医保、教育、人社、卫健、住建等部门现有数据的集成、比对、筛选,全面掌握低收入群体线索名单,避免盲目入户、重复入户。借助宁夏社会救助家庭经济状况核对系统进行研判,对入户线索名单中资产超标的,分类标注,减轻基层干部工作量,实现了缩表,避免了盲目入户、扰民入户,提升入认定工作的可行性。
(二)依托基层,组建高效主动发现救助网。依托村(居)基层工作者深入群众,了解情况的特性。建立起低收入人口预警网络,继续深挖低收入人口线索,确保低收入人口认定工作不漏一户不拉一人,第一时间发现因突发情况生活陷入困境的群体,做到低收入对象早发现、早报告、早救助。
(三)部门协作,健全完善低收入人口数据库。为解决各部门之间的数据孤立问题,彭阳县充分利用低保边缘家庭认定契机,健全彭阳县低收入人口数据库。低收入人口数据库除记录家庭人口和经济收入等基本信息外,还采集了低收入家庭五通情况、种养殖信息、患病信息、就学信息、困难需求、历史帮扶信息等32类信息。彭阳县低收入人口数据库向乡村振兴、残联、医保、教育、人社、卫健、住建等多部门开放使用。在行业部门间形成了“推出去、引进来”的数据信息交换机制,多部门共同维护更新使用数据库。信息交换共享机制有效打破部门间数据壁垒现象,各部门共享共用数据,减轻全县各救助帮扶部门的工作压力、提升救助帮扶工作效率。
四、取得成效
彭阳县低保边缘家庭认定工作开展以来,共收到基层主动网络发出的预警信息4254条,入户调查13779户,低收入数据库共收录低收入家庭信息14038户,配套出台医疗、教育、就业、住房等保障措施,已取得成果如下:
(一)落实低保边缘家庭政策
成功认定低保边缘家庭2450户。目前低保边缘家庭可享受居民基本医疗、养老保险缴费减免优惠、医疗救助政策,低保边缘家庭保障对象数据确认为下一步出台保障措施提供依据。
(二)低收入人口数据库应用
1.在2023年低保“扩围增效”中发挥效用,筛选出符合“扩围增效”政策对象2166户,准确高效认定,如期超额完成低保扩围工作,增加保障3074人。
2.为2023年适老化改造项目提供改造对象线索627条,准确高效为506户困难老年人实施无障碍改造。
3.低收入人口数据库为彭阳县社工站提供帮扶对象线索22730条,避免了社工机构大量入户选择服务对象、摸排需求工作,将主要精力投入到服务中,最大化地使用了社工站建站资金效用,服务更多的群众。
(三)其他部门应用
1.为彭阳县出台《关于支持高校毕业生和农村劳动力返乡进城就业创业若干措施》提供政策拟定参考,为落实稳岗扩岗补贴措施提供调研依据。
2.彭阳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充分使用低收入人口数据库为有劳动能力但未就业的463人提供就业帮扶。彭阳民政局反向查询彭阳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介绍就业岗位不就业人群信息的记录,落实了低保不养“懒人”的政策,取消有劳动能力但拒绝就业的低保户27户。
3.低收入人口数据库在数据统计、政策调研中开始发挥作用。宁南数字产业园利用低收入人口数据库吸纳困难家庭高校应往届毕业生227人实现就业。
4.彭阳县残联通过查询低收入人口数据库新增残疾人无障碍改造家庭246户。通过数据共享避免了与适老化改造项目的重复改造,提高适老化、残疾人无障碍改造整体社会效益。
5.依托低收入人口数据库在彭阳县白阳镇茹河街社区试点应用可视化信息系统。实现群众查询获取社会救助政策、保障对象情况功能,实现了茹河街社区救助保障信息动态公开。
五、试点项目不足
1.数据库信息应用正处在探索阶段,各部门在使用数据库时还停留在查询、筛选、比对等基础应用层面,缺少专业数据人才,没有能力开展回归分析、聚类分析、预测分析。目前彭阳县已与本地高校达成产学研合作,研究低收入人口数据库应用领域和数据分析方法,向其他部门推广应用。
2.数据库维护、信息更新不及时,仍显滞后。下一步彭阳县将出台相关制度措施,加强数据库数据信息更新速度,确保数据信息使用安全规范高效。
3.彭阳县社会救助可视化信息平台推出后使用率高,社会反响好,但受制于经费只能在一个社区试点使用,下一步彭阳县将积极筹措经费、完善平台在全县范围内推广使用。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