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春季心理健康防护,你要知道的那些事
春天,本是人们心目中最美好的季节,然而,“百草发芽,百病发作”,半数以上的人群在春天会出现种种不适症状,心理精神方面的疾病在这个季节很容易被诱发或加重。
每年的3月至5月是心理疾病的高发期。春季心理疾患发病的前兆表现,主要有睡眠障碍和情绪障碍,如失眠、早醒;情绪不稳、浮躁不安;没有明显原因的持续疲乏感,休息后也难以复原;容易为小事发脾气,或常自责,有内疚惑,自我评价过低等。这时如不加以注意,就会引起慢性疲劳综合症、抑郁症、焦虑症等“心病”。
俗话说“心病需要心药医”,“解铃还须系铃人”,现在让我们来探讨下这些“心病”的来源。
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如下:
一、 春天气压较低,容易引起人脑分泌的激素紊乱,造成心理机能的混乱,从而诱发焦虑症、躁狂症、精神分裂症等心理疾病。
二、春天多变的气候会使人的情绪波动较快,容易烦躁不安,从而增大了引发心理疾病的概率。
三、春季万物复苏,人体大脑对外界刺激比较敏感,容易出现情绪不稳定。
那么春季心理常见问题有哪些?遇到了我们该怎么办?
01
春天到了,处处不舒服!
症状表现:疲倦、健忘、工作效率降低、注意力不集中。
调试方法:平时要注意饮食规律,多喝水,吃干净、清淡的食物;加强体育锻炼,通过积极参加户外活动来主动预防身体反应的不适。
02春眠不觉晓,各种想睡觉!
症状表现:困乏、食欲下降、失眠多梦等症状。
调试方法:主动进行自我心理调节。应多向同学朋友倾诉内心的感受,表达过程就是情绪宣泄的过程。当发现自己陷入一个比较低落的情绪当中时,要有意识地把自己从不良情绪中引导出来,通过做一些感兴趣的事情,如体育锻炼:爬山、跑步、打球、散步等,也可以回忆一些过去闪光、愉快的场景,看看自己过去的照片,自我欣赏,多回想,多与人沟通,有意识地自我引导,这也是一种自我治疗的方法。
03“春雨绵绵,家中的小花,你可安好?”——抑郁情绪
症状表现:包括心情沮丧、焦虑暴躁、脑中充满负面想法以至于影响身体健康
调试方法:引导有抑郁症状的同学谈出导致抑郁情绪的原因,鼓励他们正确认识,去应付所遇到的心理危机。同时本人应尽力改变自己的不合理思维等,多与人交流。此外,还可以主动转移不良情绪,郁闷出现时不妨听听音乐或参加体育活动。也可在风和日丽的天气里多去郊外走走,呼吸新鲜空气。
在这个客观挑战与心理压力相碰撞的季节里,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也应被社会广泛关注,那么哪些类型的学生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呢?
我们总结如下:
(1)长时间情绪低落的学生
(2)多门功课补考的学生
(3)家庭发生变故的学生
(4)失恋的学生
(5)特别孤僻的学生
(6)特别自卑的学生
(7)有心理疾病史的学生
(8)最近行为反常的学生
(9)承受挫折能力特别差的学生
(10)有重大身体疾病的学生
(11)就业有困难的毕业生。
这几类的学生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需要多加注意和关照,关心他们的心理健康,及时倾听疏导。
在知道以上的内容后,关于春季心理健康更重要的还是要懂得防范于未然。
给你支调适“心理问题”五大招!
第一招——倾诉
面对有着郁抑、焦虑等心理问题的人,家人朋友应多听听他们的倾诉。如若发现自身存在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都可以寻找家人或同学朋友倾诉哦!当然,学校内也有着丰富的资源,中善海洋餐厅三楼的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以及沁心成长热线:0596-2521872都欢迎大家前来倾诉和咨询哦~
第二招——改变你的生活环境
我们知道,心境是和环境紧密相关的,人清洁了环境,也就美化了心境。平时把房子打扫干净,买一些温馨的小饰品带寝室,让寝室房间变成“美丽的家”。也可以买几盆花,因为植物的生长总是给人带来希望和活力。
第三招——“静心修炼” 放松身心
现代人的情绪困扰常常来自于刺激过多,诱惑过多,欲望过多,以至内心无法宁静。专家建议,回到寝室可先洗个热水澡,让自己的身心彻底地放松平静下来,再听一些舒缓优美的音乐,让自己渐渐进入沉静的状态里,心胸自然会开阔起来。
第四招——运动疗法
体育心理学研究证明,各项体育运动都需要较高的自我控制能力、坚定的信心、勇敢果断和坚忍刚毅的意志品质等心理素质作为基础。因此,有针对性地进行运动锻炼,是纠正心理缺陷、培养健全人格的有效心理训练方法。
第五招——音乐疗法
音乐治疗是新兴的边缘学科。它以心理治疗的理论和方法为基础,运用音乐特有的生理、心理效应,使求治者在音乐治疗师的共同参与下,通过各种专门设计的音乐行为,经历音乐体验,达到消除心理障碍,恢复或增进心身健康的目的。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